close

  財政部、國家發改委、國土資源部、住建部、央行、國稅總局、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七部門昨日下發通知,發佈了支持電影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,也被稱為“影九條”,不僅稅收給予優惠,而且每年還要拿出1億元扶持5~10部大片。(6月20日人民網)
  為繁榮和發展電影產業,政府部門出台專門的經濟政策,每年拿出1億元扶持5~10部大片,不僅在國內屬前所未有的舉動,即使在國外,也是非常鮮見的。應當說,“影九條”的出台,對促進我國電影產業繁榮發展,具有深遠的意義。
  然而,“影九條”只是從經濟政策層面為國產電影的振興提供了支持,況且,作為一個潛力巨大的文化產業,僅僅依靠經濟政策層面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。我國電影要真正實現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的跨越,還需要多方面發力,包括電影產業自身進行的改革與創新。
  眾所周知,電影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,涉及範圍非常廣泛,其複雜而繁雜的製作程序,以及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,決定了電影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位置。正因為如此,電影具有不同於其他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要發揮電影在文學藝術界獨特的作用,單靠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是難以奏效的。
  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電影業有了長足發展,電影從數量到質量,都得到了快速提升。但是,與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相比較,我國電影產業相對滯後的現狀客觀存在。主要必須在,電影從製作到市場運作,商業意味濃厚,功利性傾向突出,庸俗化、低俗化嚴重,質量不高、粗製濫造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。所有這些,突出地反映出電影業在價值取向、文化底蘊、藝術感染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。
  客觀地說,電影業存在的這些問題,並不都是因為資金短缺造成的。目前電影業的短板,原因不在於缺錢,而是由於單一僵化的運營模式,脫離實際的創作方式,功利化的利益格局,價值取向的多元性造成的,這才是電影業目前問題的根本之所在。
  毋庸諱言,要促進我國電影業的繁榮發展,提高電影在市場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,還需要加快電影產業的改革創新步伐。從管理體制到運營模式,從劇本的創作到各類藝術形式的綜合運用,都必須遵循藝術創作的原則,按照客觀條件和藝術規律,大膽進行改革創新。只有這樣,才能讓國產電影駛入快車道,進而實現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的跨越。
  文/王傳合  (原標題:“影九條”給力,國影能否駛上快車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b10dbnr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